广州战“疫”黑科技频出!(组图)

时间:2021-10-07 09:58   点击:

广州频频战“疫”黑科技!在广州,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附近有一种测温“神器”:不用停留,不用测温枪指着额头。进入一些公共场所时,只需走过测温通道即可。这个“神器”就是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仪。现在,它正从写字楼走向写字楼、社区、医院甚至广州一些城中村的村口……

写字楼:“非接触式”温度计出现在西塔和东塔

走进俗称“西塔”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人们立刻就能感受到与疫情防控之前的不同:入口处,除了张贴各种疫情防控宣传内容外,人们还需要通过通过一个特殊的“通道”,当人们通过这里时,红外测温仪会实时显示进入者的体温,一旦体温过高人群检测仪,它会立即报警。

“为了加强对大楼各入口人员的温度测控,我们联系供应商紧急调配资源,在主楼入口安装了三套红外人体温度快速检测仪。该设备可同时检测30人以上,测温时间小于0.1秒,具有人体体温自动跟踪、超温自动报警、自动统计、电脑远程检查等功能。远距离无接触测温,可有效避免病毒交叉感染风险,防止病患进入楼宇,最大限度保障楼宇办公客户的安全。” 张晋,

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东塔”。记者在参观K11时,还需要通过这个专门的测温“通道”:采用“先登记、检查、再进入”的方式对进入人员进行管理。入境人员须先在穗康小程序注册并佩戴口罩。, 热像仪测温后体温正常即可进入。

办公室:如果体温超过监测值,探测器会自动报警

走进天河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系列贴心的防控工作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入口处,进入的市民需要使用工作人员使用额温计测量体温。同时,这里控制着人流,确保不会有太多人进入大厅。在门口,市民也可以无感测量二次体温。一旦出现异常,探测器会自动报警;大厅里,有很多关于疫情防控的宣传;还有一些不容易发现的小细节:一个个消毒雾化器雾化后不断喷出消毒酒精……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从门口到大厅的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仪。“一般来说,室外测得的温度比较低,但室内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特意在大厅入口处安装了这款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仪,可以实时显示进入者的体温。”说天河区政府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吴丹宁。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人们进入测试区时,每个人都会在测试仪的显示屏上出现橙红色,头部会实时识别并显示温度;而当工作人员端着一杯热水进来时,温度已经超标了。报警温度会自动报警并发出“滴滴”报警声。

吴丹宁介绍,除上述措施外,天河区政府服务中心还在公共区域为服务人员安装了一次性消毒设备;每天3次使用84消毒液对大厅进行消毒;每小时对电梯和自助设备消毒一次;人行通道安装酒精雾化消毒器14台。此外,中心还建立了防控联动机制,落实“三人健康队”和体温异常人员处理工作流程,并设置了专门的隔离区。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荔湾东脑街道办事处门口。两三米外的红外热成像温度监控摄像头可以快速检测到人员的体温并显示在屏幕上,只要超过37. 3℃就会立即报警。据悉,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查系统不仅满足了街道服务大厅和办公场所的初级体温筛查需求,还具有高温智能跟踪报警功能,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因使用手持温度计而导致排队的人数。

社区:提升居民体验感,特购体温计

肿瘤标志物检测人群_北京三类人群必须全面核酸检测_人群检测仪

近日,在天河区前进街道兰亭盛汇社区,居民也发现了同样的“神器”。

“目前我们小区一、二期有2000多户,我们特地采购了3个红外测温仪,设置在一、二期的出入口和售楼处,”负责人于玉腾说。兰亭盛辉物业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2月26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在兰亭盛汇一期入口处看到,该温度计设置在大堂内。当人们走进测温通道时,监视器会实时显示进入者的体温。同样,一旦体温超过设定温度,就会报警。

记者了解到,这款温度计服务于一期住户,共有居民700余人。“其实普通人并不多,但是由于上周回广州的居民比较多,下班高峰期我们会面临排队测体温的问题。为了增强居民的体验感,我们推出了这项服务。”于玉腾说。

#p#分页标题#e#

记者发现,除了这一暖心措施,小区还推出了多项措施,比如在门口设置消毒垫,对业主的脚底进行消毒;居民快递经过消毒后集中投递。

村口:清湖村人车分流,红外热成像设备测体温

广州市白云区军河街道流动常住人口约30万人。清湖村现有户籍人口3000余人,有7万多外来务工人员在村里生活和工作。随着复工复产,返广州人数逐渐增多,疫情防控难度也将加大。均和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惠华介绍,均和街道共有104个路口,疫情防控期间关闭88个路口,留卡、集中出入、统一检查、全面封闭管理。

有25个路口的清湖村,目前只有2个出入口开放。记者在清湖牌坊出入口看到,清湖村实行人车分流,利用红外热成像设备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种快速检测装置,一个个不停地通过海关。它的错误率很低。它可以快速筛选出发烧的人并发出警报。还可以统计清关人员,有效避免人员拥堵,减少因聚集造成的感染。风险。

医院:热成像技术是门诊大厅的“硬核”

“嘟嘟……发现体温异常” 报警声是从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预检分诊发出的。记者2月24日从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获悉,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白云区第二医院率先引入热成像测温技术,提供精准测温。并在没有错过疑似发烧的情况下进行预警。.

据介绍,这种热成像测温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响应速度快、测温精度高等优点。可高精度检测体温,降低误报率,快速发现异常发热人群,实现未戴口罩检测预警。同时,内置声光警报及时提醒工作人员,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异常供暖人员遗漏,有效提高检测和防控效率。

越秀区小区封闭管理已安装10余套红外热成像测温仪

面对探头片刻,整个过程可以在不到5秒的时间内准确测量体温。越秀启动防控“神器”。基层吹哨,部门报告。面对社区关闭、企业复工复产给街道社区防控带来的巨大压力,越秀区科工和信息化局、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主动提出动员辖区内企业和三大通信运营商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社区防控问题。

不间断红外测温仪是测温设备中的“战斗机”,效率高,精度高。越秀区科工和信息局主动联系三大通信运营商及相关供应商,为疫情防控重点区域重点社区安装不同型号的不停机红外测温仪,大大减轻了工作压力基层一线人员,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目前,越秀区小区封闭管理已安装了10余台红外热成像测温仪。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造成的测量精度差异,

北京三类人群必须全面核酸检测_肿瘤标志物检测人群_人群检测仪

与手持式温度计相比,红外热成像温度计的准确度和有效性要高得多。农林街道辖区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在东苑新村社区试点智能体温监测,在居民较多的出入口设置5台智能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仪,可远程监测。一旦发烧通过,它会自动发出“体温异常”警报,并提供人员数据的汇总分析。

走访农林街东苑社区的方女士告诉记者,通行证和红外测温消除了繁琐,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海珠区多个村庄使用红外测温仪一秒测体温

近日,海珠区多个村落、创意园区陆续复工复产,园区内出现了不少忙碌的身影。戴口罩、测体温、用酒精消毒……要进村,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才能一一进入。其中,全自动热成像体温筛查系统尤为抢眼。

该套设备初步通过非接触式测温方式检测人体表面温度,可大范围快速测量人群体温,实时筛查异常发热个体。具有非接触、远距离、大面积检测、测温精度高、体温异常预警等特点。

“只要有人经过指定的测温区,电脑就会立即显示出体表温度,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人员感染的风险。” 立即报警,自动拍照,并用体温计复测,确保不遗漏发热人员。”

南沙这家公司生产的温度计已经走出广州了

“不需要通过检测门,也不需要被‘拍’。只要有高温人走近摄像头8米以内,机器就会立即触发报警。” 中科凯撒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不是电影,而是由南沙高科技公司广州中科凯撒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设计的智能人体温度计。识别、大数据分析等多项技术广州战“疫”黑科技频出!(组图),可同时测量多个中长期目标体温距离。测量精度可控制在±0.2°C,实现非接触式温度测量。

具体检测过程非常简单。通过固定式红外热成像网络摄像机,监控屏捕捉到的人群显示更多细节,可以实时显示每个人的体温数据。一旦体温超过37.3℃,系统会立即锁定超温目标并发出警报。

“不同于传统测温仪和额温枪,这款产品避免了一对一的近距离检查,可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屏幕智能识别并同时跟踪16张人脸,8米范围内可准确测量每个人的体温,响应时间30毫秒以内。此外,产品后台系统还有人员健康档案,利用大数据分析助力疫情防控。

据悉人流计数仪,该产品已在广州、重庆、台州等地的企业办公区、小区出入口、车站等人口密集区域投入使用。在重庆市渝北区大地花园社区,该系统目前每天监测1000多人流,为当地防疫工作带来科技助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秦松、唐楠、廖敬文、曾伟康、耿旭静、董业衡、吴铎通讯员孙俊晖、云轩、黄志斌、苏承伟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秦松、唐楠、廖静雯、吴朵

上一篇:前6个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 下一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部署深化统计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图)